王宜曾是医院食疗部一名普通的营养医生,乐观开朗的性格、执着钻研的态度,让她在几十年的营养事业中将营养学、中医美食食疗、药膳、保健食品化学、营养心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电视和网络让她一跃成为美食营养领域的红人,她高雅脱俗,在电视健康讲坛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不同年龄的人们了解养生之道,吃出健康和快乐,为大众的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转道梦想修炼成专业营养师
王宜常说,“我愿意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作一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尊重科学,以严谨求实的态度传播科学的营养知识,踏踏实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若是时光倒转到青年时代,让她倾心的事可并非美食和营养。
王宜出生在军队大院,父亲是中国第一代飞行员,母亲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良好的家境和环境的熏陶,让当一名军人的强烈愿望从小就像种子一样深深地埋在了她的心中。可是,世事难料,一心想当兵,最终当兵的梦却没能实现,渴望穿上军装的她心想就算当不上兵,以后从事个与部队相关的职业也算是圆了自己的梦想。
王宜选择了学习营养学,用她父母的话说,学营养学也可以入部队,给人民子弟兵搭配营养,正好一举两得,用自己的专业在部队打下一片天地。但是,学起来她才发现原来营养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除了有大量的医学知识要掌握,每种食材、药材的属性也都要一一了解,不但要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单独性质,也要综合起来考虑,毕竟每味食材、药材结合都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搭配会产生不同的疗效,这繁杂庞大的知识体系可着实把她吓着了。
但王宜从不把困难当做拦路虎,她研读古籍,找出每一药材食材的疗效出处,用科学的方法来解读,这为她之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几年的寒窗苦读,王宜除了掌握了繁杂的医学知识和药理知识外,还琢磨出一套自己的营养理论。
中医特色“食疗”营养部的领军人
从学校毕业后,王宜回到了西医医院,但是她学习的是生化食品营养学,这个专业在西医医院不能完全得到施展,令她十分郁闷。于是,她决定转投中医,由于早年中医医院体制上的缺陷,营养部一直缺少一位专业的营养师。中医医院决定对外招聘,王宜是最后一个来应聘的,也是唯一被录取的人。
“当时建立营养部就是从零开始,我一个人要管理全院各科室所有病人的营养搭配,每道菜不同的做法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营养搭配在医院中很重要,而当时很多厨师恰恰不懂什么是营养,单单这一点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来交流和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王宜不仅建立了医院独有的营养饮食体系,还在中医食疗上做文章,突出了医院中医特色,运用中医的药疗学和食疗学,食疗加营养双层模式让食疗和药膳得到了发挥,解决了重症ICU、CCU、胃溃疡、菌群紊乱、口腔溃疡等重症病人治疗问题,再一次彰显了现代营养学与中医食疗学的结合,让饮食治疗在临床上达到最大化。
王宜常说,网络和博客给了她传播知识和沟通的桥梁,她从身边写起,从时令节气写起,点滴生活小事融入了大量实用而让人受益的健康知识。自2007年开博以来,王宜发表博文上百篇,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把食材融入中医饮食和养生之道。“宜人健康、宜人养生、宜人营养”是博客的标签,“宜人贴示”更是网友追看的内容精华,二百余万的点击率让她成为百姓公认的健康博客群中最负责任的营养专家之一,博客中的新栏目“宜妈妈育儿”更是吸引了不少准妈妈的目光。
乒乓球队员:有她在,就有营养保证
除了为百姓们普及饮食营养知识,她还接受过不少重要而紧急的任务。在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准备出征第28届奥运会前夕,王宜所在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外事办主任接到了来自球队的求助,队员们因长期集中备战而出现体力下降、皮肤干燥、心情烦躁、失眠等症状,希望能通过中医的食疗药疗来为运动员们调养,使其迅速恢复身体的良好状态。
外事办主任立刻想到了王宜,王宜曾在意大利做访问学者,在营养专业上颇具实力,他们立即前往中国乒乓球队的训练中心,王宜凭借自己专业上的优势和以往的案例治疗经验,在短短十分钟内就促成了这次合作。
就在中国乒乓球队出征前,最后一次封闭式训练时,马林血压升高,孔令辉也因训练劳累身体上出现了不适。当时已任国家乒乓球队营养指导师的王宜亲自出马,为马林量身定做了控制盐含量的饭菜,还为孔令辉烹制了“抗疲劳汤”,在和国家队队医在食疗营养加运动医学的配合下,解决了燃眉之急,这让乒乓球队员们更加信赖王宜的妙方,有她在,就有营养保证。
王宜初登银屏还要追溯到中央电视台烹饪大赛,连续三年担任首席营养评委让她在营养界的名气更加响亮,在各大厨师打擂争夺金厨师帽的桂冠的同时,作为评委的她,品尝了数不清的山珍海味,这些经过精心搭配、烹炸蒸炒的美食,她都能在工艺制作、营养搭配上给出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自2008年起,她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健康早班车》和北京电视台《健康北京》,以营养传播者和代言人的角色教授、交流营养知识,吸引着广大观众一早一晚必看两档节目。在《健康北京》中,她的每次出镜都会引来固定粉丝观看,她每讲一句,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像记录箴言一样认真记下来并照着做。在节目中,王宜通过现场回答观众的提问,解开了很多人对食材食用的困惑。
在每期节目中,王宜都会设置一个食材作为主题重点讲解其食疗效果。比如,在以姜为主题的节目中,王宜讲到姜的营养食疗功效,它从内到外都是宝,用简单易懂的顺口溜的方式让大众在短短几分钟内了解了姜的食疗和用处。“子姜入肴用,生姜灸来用,老姜入药用,姜皮利水用,烂姜冻姜浴来用。”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上,王宜也讲到了饮水有道,即“晨起一杯白开水,餐前要饮开胃水,出汗补液糖盐水,解渴要用温茶水,冷饮要选十度水,莫等口渴再去喝水,切忌一口急饮水,有效补水慢饮水。”她还根据绿豆的食疗功效,编了绿豆歌:“药食中毒绿豆煮,暑天烦渴绿豆煮。疮痈肿毒治可帮,清汤绿豆祛庶毒。”这些简单易学的歌谣和顺口溜不仅受到中老年人的爱戴,也受到年轻白领们的热衷和追捧。
“饮食健康”时代的营养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周年的活动中,王宜作为首都阅兵唯一军外专家参与了阅兵队伍的营养保障工作,与部队专家团结协作、加班加点,高质量、高水平地编写了《建国60周年首都国庆阅兵部队科学饮食指南》。她把自己近30年来从事饮食营养研究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融会到在这本《指南》中,真正体现了传统中医营养学与现代医学预防保健科学的有机结合,受到阅兵部队广泛欢迎。为了帮助官兵更加准确地掌握饮食营养健康知识,受部队委派,王宜还深入受阅部队训练驻地举办知识讲座,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为5000多位受阅官兵和供养保障人员详细讲解《指南》,传播科学饮食理念,把丰富的营养专业知识无私奉献给阅兵部队,赢得了军内同行专家的赞赏。
“学习营养学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现在营养学的现状属于供大于求的态势,每个单位只需要很少一部分掌握营养专业的人,这就在选拔中给应聘者提高了不少要求,对专业的要求也相当严苛。”王宜表示,营养师具备的素质要根据他所在的专业来定夺,临床营养师除了掌握营养学、药物学的相关知识,还应掌握内、外、妇、儿综合学科的知识,若偏重于餐饮专业,则要在烹饪学、调味学、食品学和营养学的融合上下功夫。总之,在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还要肯吃苦、耐得住苦,坚持提高技能和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当向王宜提出能否给职场人提供一些养生保健的秘方时,她笑谈,我的秘方只有四字方针——“爱惜自己”。职场人因职业要求不同,生活规律也不同,有人长期伏案办公,有人则长期在野外作业,每个人的体质也大相径庭。对于职场人来说,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遵循传统的因人因时因地的原则给予一定的健康诊断和营养补充,这种方式能从个性化的体质中给予多样化的补充,因此,职场人保健养生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论。
随着21世纪“饮食健康”时代的来临,营养、抗衰老、酸碱度平衡,这些原本是医生和患者们在意的指标,已经转变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三高”人士的增多也让粗粮重新回归到了百姓们的饭桌,在多元化的同时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健康饮食了,人们的观念在逐渐提升的同时,也让健康指标更加平稳,这也正是王宜所期盼的。
人物档案
王宜,著名营养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从事临床营养工作近三十年,中国烹饪协会美食委员会理事。曾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第28届雅典奥运会营养指导,第29届北京奥运会营养指导,中国代表团参加博古斯金奖赛(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首席营养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首都阅兵唯一军外营养专家。中国中央电视台美食美客烹饪擂台赛首席营养评委,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三、四、五届全国烹饪电视大赛营养专家首席营养评委,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满汉全席烹饪擂台赛》《美食美客》《健康之路》《成长快乐》《健康早班车》《天天饮食》《健康北京》《食全食美》,旅游卫视、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辽宁卫视等多档节目中主讲饮食健康。